X 关闭
距离《不完美的受害人》大结局已经过去一周,但是关于主角赵寻是否受侵害的争吵,就像一个流量密码一样,仍在持续。
(资料图片)
成功(没错这是一个名字),上市公司的董事长,人到中年但身材管理得好,爱自我强调从来没有强迫别人,提拔赵寻做高级助理,应酬只带着她。
赵寻,一个渴望机会的,贪心的管培生,接受了从天而降的升职机会,面对被骚扰的不适,她总是低头,从来不敢直接说「不」。直到逃不掉了,和成功发生了关系。
赵寻是不是活该呢?
至少从网络投票和争论来看,许多人都认为,成功才是那个「不完美受害人」。
对于我来说,这其实是一场和同温层以外的世界的争论。
挺痛苦的。但我仍然想要与你再分享,关于这部剧诸多的令人惊喜之处。
最重要的,是我终于在一片不是神仙谈恋爱,就是消防员谈恋爱的国产剧里,发现了仍然有人在关心当下,仍旧在期待用创作,来为文明海洋的诞生,注入一滴水。
仔细想来,我们近年来颇受好评的剧,也更多是聚焦在过去几十年,几百年,却没有注视此刻的。《不完美受害人》决定注视。
看完以后,我个人认为它是近年来,在社会议题上的表达,唯一称得上进步的国产剧。
尽管「受害者无需完美,施害者一定有罪」已经被说烂了。但《不完美受害人》的播出,却再一次让我看到赤裸的现实:口号归口号。
无论打开哪一集的弹幕,都会看到受害人遭遇无尽谩骂。
然后你就明白,观众的同情是分等级的。
被分配到的同情心,与你遭遇的伤害显性程度、与你的成就、性格息息相关。
编剧将受害人设置为一对对照组,米芒和赵寻。
米芒是底层的工厂女工,她贪恋老板提供「免费宿舍」福利,明知对方对她心怀不轨,但还是冒着风险为他工作,最后被性侵。
她贫穷、被打得满脸是血,充满母爱和奉献精神。
这样的受害者,完全长在了我们的同情舒适区里。
但赵寻呢,被老板升做高级助理,对方给她买的首饰名牌包,加起来有 88 万。
她觉得贵重,却不敢不收,对方说这是工作需要。
她是渴望那些昂贵的东西的,会在半夜偷偷穿起那些衣服,在镜子前比划。但她从来不穿不用,她清楚地知道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。
直到被侵犯的那天,她也全程没有说「不」。做助理的三个月,她只会选择迂回的方式进行逃离。
很多人不能理解,和老板撕破脸对她来说,是比被侵犯更严重的深渊。
职场性侵,就是在权力不对等下发生的。
以至于她在成功面前否认被强奸,又在警察面前指认成功强奸。性格懦弱,反复无常,说话做事不够果断为她这个人物减分最多。
如果一个人在受到伤害,又或者在日常的社交中无法拥有强大的主体性,那就完了,是「不可爱的受害者」。
不可爱的赵寻,却是不被看见,也不出声的大多数。大多数人不敢拒绝加班,不敢突然离职,没有丰厚的家底与领导对抗,害怕被人看不起。实力平庸但还是希望老天降下好机会,做梦都想要发财。
而放在现实里,有很多状况就是性侵发生多年之后,受害者才能意识过来,控诉施害者。
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但人们,还是只愿意把同情心分给「特别厉害」或者「特别惨」的人。
不完美的普通人,是这个社会的多数人啊,她们鲜少被看见,这样的人设不讨喜,不卖座。
而《不完美的受害人》,敢为不讨喜的人争取权利。
当然,从小红书上大家一边倒地同情成功,觉得赵寻活该的讨论来看,这种争取失败了。
更多的人认为自己如果是赵寻,一定不会成为受害者。大家会下意识地忽略,会不会成为受害者,并不是一件自己能掌控的事情。所以讨论赵寻做错了什么,某种程度上是无意义的。
《不完美的受害人》争取失败,是很正常的,毕竟这样的叙事太不符合我们的审美癖好了。
但无论如何,我们要先看见了,才能进入下一步——适应、脱敏。
我对于「讲述女性困境」这样的设定是有严重的创伤性后遗症的。根据以往的国产剧经验,当一个女性被侵犯,跳出来成为拯救者的一定是男性。
「他们找到并审判了凶手,但绝不写女性与凶手的搏斗。」(戴锦华语)
女人受到的伤害成为景观,女人的困难是一个秀场,男主在这个舞台上,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勇敢、牺牲、英雄本色。
另一种更令人刺痛的书写,是呈现女性的恐惧后,解决方案是找个好男人保护你。
而《不完美受害人》里,我很喜欢女性角色互为拯救者的设定——决定报警的赵寻与女警察晏明互相拯救。
晏明有她自己的创伤,刚成为警察的时候,她曾经接手过一个因为证据不足无法立案的强奸案,她对受害者的质疑,成为促使对方「以死明志」的原因之一。
对于发生在封闭空间,如果女性不贞洁烈女式地进行激烈反抗,则难以寻找证据的性侵案。赵寻像一张赎罪券一样被派发到晏明手里,她得以重新建立一套,警察如何面对受害者的行为范本。
「警察就像医生,偶尔治愈,经常帮助,总是安慰。你对受害人做的,是倾听,共情,和保护。」而审判,是法官的责任。
赵寻赢了,晏明得以拯救。她冲进来,与赵寻紧紧地抱到一起。
林阚呢,十年前被导师性骚扰,她逃脱,但又接受了对方给她的顶级律所实习机会。只要接受了,她无论多出色,还是会抹不去同行嘴里的污名「吴老的小情人」。
是赵寻的勇敢,给了林阚回到十年前的机会,帮助赵寻不是意气用事,是只有回到起点,她才能解开自己的心结,治愈自己。
赵寻用生命与施害者搏斗,林阚用律师的才能为赵寻辩护,晏明用警察的权力让她的声音被听见。
她们的战斗,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的位置,发挥主动性,她们让故事变得落地,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共情。
看剧的时候,弹幕很爱说「现实不存在晏明,不存在林阚」。
正是因为不切实际,所以《不完美的受害人》做了一个示范,一个展示,让受害的人们知道,虽然概率极其小,但是你也可能会收到温柔的对待,这会鼓励更多的受害者敢于把自己的伤痛说出来。
不要小看展示的作用。它不只是给受害人一种希望,也是给期待这样一个世界的普通人一个示范,你可以去成为这样正义的警察,成为有良知的律师。
周迅饰演的林阚,常常是穿着纯色的衬衫西服,一双平底鞋,她总是背着一个装满文件的,再普通不过的黑色双肩包出门。
你能感觉到,她是在工作,不是在表演工作,不会工作着工作着,就突然开始谈恋爱。
她帮助被家暴的米芒离婚诉讼的过程,不仅专业,也给了很多处于这种困境下的女性一个手把手教学的示范。
了解米芒状况时,她打开视频,全程录像。一边提问,一边帮她理清处境。
被家暴的女性常常会问到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能不能诉讼离婚,孩子可不可以判给自己。
林阚问她:除了夫妻共同财产外,你是否有属于自己名下的财产。
没有工作没有财产,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,一定是处于劣势。但是法院在审理离婚子女抚养权的案件里,会遵循一个原则,如果子女不满两周岁,一般会判给女方。
在离婚诉讼里,家暴是最有力的砝码。从现在开始,想尽办法取证。
拍下受伤的照片,被殴打你的视频,或者录音。没有手机在身上,你就取物证,物证就是他殴打你的工具,或者是你受伤后沾了血的衣服。
第二,你要报警,如果公安机关查证家暴属实,包力则会收到行政处罚。如果还不到立案的标准,你手上还可以拿到医院的病例,法院的伤情鉴定书。
第三,你要到当地的妇联,或者村委会,留下求救的记录。
最后,她也帮助米芒,逃离了家暴的丈夫。
在剧里,最被质疑的,就是林阚作为曾经的被告方成功的辩护律师,决定帮助赵寻,应诉成功控告的名誉损害。
很多观众对这个转折是不买单的,包括专业人士。她为了赵寻,注销自己的律师证,成为妇联推荐的代理人。
编剧在落笔前找到了法律顾问,在不违法利益冲突原则的前提下,为林阚找到了一条合理的,合法的路径,而不是大开金手指,天降神兵。
虽然,依然是很理想化的呈现,但这种理想化在当下的环境里,是不过分的,更不必被苛责的。
我特别记得在驾校学车的时候,快 60 岁的驾校教练,对物化的技巧十分熟练,我去学车,在他的嘴里就变成了:“美女来陪我啦。”
有一次,他甚至动手摸我的头发。
我不知道这个动作,在其他人眼里,是不是也能无害地形容为「摸一下头发而已啦」。
我转过头,皱着眉头盯他,他变成眼神闪躲的那一个。
我难以想象,在他漫长的教练生涯里,是不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,你太他爹恶心了。
他只是一个驾校教练,但在熟练地侵犯女性边界这件事上,甚至比剧里的身家上亿的董事长还要成功,毕竟,他可能直到 60 岁,才遇到第一个对他皱眉的学员。
这让我想到编剧在接受采访时,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案子,需要用到 29 集的篇幅去展现。
「我们写的不只是案件,而是案件前后,每一个在案件中的人,他们人性的复杂,只有这样才能把模糊性写清楚。当把一个人物的模糊性写出来后,我们并不是提供给观众一个评断:好与坏,是与非。我们只是想说:你看,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复杂性和模糊性。」
而赵寻的复杂性,是她的贪婪、挣扎、懦弱,和最后终于喊出的那一句「我不要」。
她花费了巨大的力气,用了很多时间,付出致残的代价,才终于明白了自己不要什么,也终于让施害者在那么多年的如鱼得水的性侵里,第一次翻船。
赵寻改变了潮水的方向。
只要有一个赵寻终于喊出了那声「不」,未来都会有无数的女性为之受益。而在这之前,真的很想拜托大家,给不完美的普通人,多一些积攒勇气的时间。
作者 Kitty 米花
编辑Acher
图片《不完美受害人》
音乐魏如萱 - Don"t cry Don"t cry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